企業故事
賀席聯:風雨同行 開創金都集團商業帝國之路
香港金都集團董事長:賀席聯
當代社會,家具行業作為傳統的制造業,其行業已成為時代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艱難探索中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不僅為助力經濟發展,也為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杰出貢獻。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家具生產大國,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家具消費大國。我國有13億人口,一個巨大的潛在的消費市場已為世人矚目,湖北家具行業發展勢頭強勁。金都集團作為三千多家湖北家具生產企業里面異軍突起的典型代表,其一路走來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卻鮮為人知。
日前,記者有幸與金都集團董事長賀席聯進行面對面交流,就傳統家具制造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提升管理效率?如何做好人才引進?以及明星代言、管理創新、誠信經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為讀者揭開目前湖北省最大的家具制造企業的神秘面紗。
起步潛江,扭虧為盈
一個真正創業成功的人,一定是經歷風風雨雨的人。賀席聯,香港金都集團董事長,白手起家,獲得了成功,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走出了一條別人無法超越的路。
賀席聯出生于潛江一個普通人家,從小便受父親的影響對家具情有獨鐘。自20歲起就被父親帶進這個行業,如今一干就是23年。1999年,賀席聯以過人的膽識承包了家鄉瀕臨倒閉的家具廠。當時的家具廠幾乎都是粗放經營,效益低下,工人的工資經常發不下來。為了讓家鄉的父老鄉親跟著他吃飽飯,過上好日子,賀席聯開始了艱苦探索的創業路。
資金不足、人手不夠、市場競爭激烈,一段時間下來,賀席聯整個人都消瘦了。那時候知道金都家具的寥寥無幾,產值較少,也沒有品牌知名度。家具廠除了簡單生產家具就是賣家具,簡單粗放的經營管理模式,讓賀席聯開始意識到要帶領企業搶占市場、快速發展,就要走向品牌化道路,樹立自己的品牌。
“做企業開始都是很苦的”,賀席聯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但臉上卻帶著淡然的笑容。2000年年底,因為多筆貨款沒能及時收回,加上企業起步階段資金基礎薄弱,廠里出現資金周轉不靈。工人等著工資回家過年、材料商等著要結賬。農村出身的賀席聯骨子里始終流淌著一腔真誠質樸的血,他左思右想,最后竟然決定低價賣掉自己武漢的兩套房產,給工人和材料商及時結了款。后來,工人們和材料商得知這個事情,都非常感動,覺得他是一個值得信任和可以追隨的人。所以,在金都的工廠里,5年以上的老工人占60%,有些材料商與他合作十多年,從來沒有向他討過錢,都是他主動到期支付。
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 視質量如生命,是賀席聯最大的原則。有一次,因為廠里購進了一批新的設備,工人對新設備的操作還不太熟練,導致一批衣柜的油漆和孔位達不到公司的標準。當他知道這個情況時,這批衣柜已經發往十多個分公司。若此時把貨物召回,僅返廠的運費就要20多萬元,還要重新加工,費用至少80多萬。當時有人勸他,不如把這批貨當特價產品處理。但賀席聯卻嚴肅的說:“質量就是生命!對不合格產品寧愿返廠重做甚至銷毀,也不能讓其流向市場?!辟R席聯告誡他身邊的同事,把不合格產品賣給經銷商,是對經銷商的不負責,經銷商再把這批貨便宜賣給客戶,客戶使用起來不滿意,就會說金都的產品不行,這樣就會直接損害公司的品牌形象?!澳呐率翘貎r、處理的產品,我們也要保證產品的品質和質量”。最后,在他的堅持下,公司花費了100余萬元對這批貨全部返廠重做。也正因為他對產品品質的苛刻要求,使金都公司的產品銷量供不應求,品牌形象深受經銷商和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
五年的篳路藍縷,一步步摸索前進,曾經作坊式的家具廠華麗變身為年產值超過3000余萬元的優秀企業,一時間“納稅先進企業”“ 明星企業”“質量優質企業”……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企業也越來越具備走出去的底氣。
遷址武漢,越挫越勇
2004年,為了放開手腳干事業,推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賀席聯果斷決定移師東進,將集團的生產基地遷到——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正式更名為“武漢金都明珠貿易有限公司”。 這次東進,賀席聯可謂是做足了準備,先是派市場人員在武漢家具市場了解需求,確定板式套房產品類型,還特意安排技術工人到外地學習先進的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武漢家具市場的大門被打開了,當年便實現盈利500余萬元。驕人的業績再次勾起了金都人開疆拓土的野心。
2005年,公司決定派精兵強將南下廣東,利用廣東的家具物流集散地優勢,開拓南方市場。然而由于擴張過快,加之南北文化差異、消費習慣差異等原因,導致資金鏈嚴重斷裂,人才引進面臨重重困難,企業發展陷入困境。這是金都發展史上第一次遇到如此巨大的困難。公司高層經過多輪閉門會議討論,賀席聯最后拍板決定將廣東工廠撤回武漢,但保留產品的研發、設計等部門,通過這些部門與歐美、香港、廣東家具界的緊密聯系,隨時把握家具流行趨勢和時尚氣息,使公司產品風格永遠走在同行前列。有了這次的經驗,金都人徹底摒棄了盲目擴張的做法,開始明確以武漢為原點,輻射武漢周邊各省、市的目標。事實證明,這次撤回是十分正確的。
與技術人員共同探討現代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
2008年,憑借樣式出新、質量過硬和良好的服務,武漢金都明珠貿易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武漢市場板式家具行業里數一數二的企業。然而,2009年春節過后剛開工,一場災難卻突然降臨。當時工廠剛剛正式上班開工生產,因他人燃放煙花爆竹致使工廠原料油漆黃著火,兩百多萬元的設備全部燒毀,公司直接損失達到400多萬。然而只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在公司員工齊心協力努力下,就全面恢復生了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金都人卻毫不避諱這場無妄之災,反而把它當做公司日后安全生產工作的反面案例來講。從此以后,金都也更加重視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安全監管方式。通過每周例會宣講,讓每位基層員工都牢牢樹立安全生產意識。
面對失敗,不逃避不氣餒,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挫折中勇往直前便是成功企業的姿態!
行業先鋒 一路領先
為充分利用公司的各種資源提高經營效益,保證企業的長期效益,金都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里慢慢擁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生存發展之道。
2010年,金都已經發展成為湖北省經營規模最大的家具制造企業,年銷售額2.2億元,這個數字比第二名多了近一倍。當時,原有的廠房條件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公司決定在漢口北CBD新建一家工廠,并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將公司以前的四個品牌:美帝家私、天緣佳美、金都家私、華夏明珠,砍掉兩個,只保留了“金都家私”、“華夏明珠”。
工廠增多了,賀席聯也意識到,企業要想快速發展,還必須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他果斷決策,工廠成立了研發設計部,每年投入百余萬元自主研發產品。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賀席聯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認為,人才就是企業發展的根本。為此,他毫不吝惜高薪聘請優秀人才,每年都拿出專項經費對員工進行學習培訓。為了有效推進了企業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公司引進了一整套先進的財務系統、銷售系統、OA自動辦公系統。此外,他還聘請專業的職業經理人進行團隊管理和建設,自己則能抽出更多時間謀劃大局。
在服務顧客,與客戶交朋友方面,金都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據了解,為更多讓利于客戶,2011年初,金都家具率先在同行業內向客戶推出了針對不同客戶需求的定制化服務承諾,從而贏得了廣大客戶的好評,與用戶建立了互相信任的關系。
盡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金都卻越做越大,越做越強。其卓越的產品品質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成為全國家具經銷商和廣大消費者支持和信賴的家具品牌,產品暢銷全國,并出口到東南亞等多個國家。
2012年5月,金都家具開始實施品牌戰略升級計劃,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公司簽約香港影星呂良偉先生和溫崢嶸小姐為形象代言人,兩位影視明星憑借自身的獨特魅力與公司產品的雅致風格相契合,完美的展現了雅致生活典范,使得公司品牌深入人心。并與全國各地經銷商一道為品牌宣傳助力,同時聯合媒體展開全方位合作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覆蓋本土 布局全國
如果說一開始進入家居行業是只是誤打誤撞,那么23年始終如一的堅持,能夠把企業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做到湖北省最大的家具制造企業,這絕非偶然。
十五年的快速發展,金都已經成為一家集家具工業、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等于一體的多元化、跨行業大型企業集團。集團現已擁有“武漢明珠金都實業有限公司”、“成都金都家具有限公司”、“武漢紅金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席聯投資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先后在武漢洪山區、黃陂區建有兩大基地,建成并投產的現代化工業園區700余畝,在職員工1000多人,全國各省市代理70余家,擁有專營店100多個。同時實現湖北省二、三級市場覆蓋率99%以上。
目前,金都集團已經并先后與黃陂區政府、浠水縣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兩個項目均已完成前期調研和規劃設計、土地勘探等,將于2014年全面動工,2015年年底前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金都計劃利用5年時間,在三、四線城市打造4–5個以家居為主題的產業地產項目,并邁入“中國民企500強”行列。
“做優、做強、做大”是金都集團堅定不移的前行目標,永葆基業長青,打造“百年企業”是金都集團的使命。全體金都人將一如繼往堅守理想,勇于創新,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迎接新機遇、再創新輝煌!
后 記
家具制造業是我國傳統的產業,近30年我國家具業有了飛快的發展。據了解,我國家具產能占據全球的25%,已成為世界家具制造第一大國。
新的浪潮中乘風破浪的湖北家具人,在給今年謀劃發展戰略,勾勒美好未來的同時,如何把握機遇,將企業更上一個臺階,是始終需要思考的問題。